查看原文
其他

大明·宫瓷丨玉壶春瓶、梅瓶、鸡心扁壶、杏圆扁壶……傻傻分不清楚?


明朝时期

百姓安居乐业

享受生活当然离不开茶、酒



在重礼制的明代

怎么喝才能喝出雅致?

来看看他们用的酒具、茶具吧



宫廷酒器


明代宫廷酒器通常陈设于专用的酒桌之上。豪华酒桌设有大型落地屏风及成对瓶花;较小的酒桌,屏风则置于桌上。整套的酒器组合,通常是一只大罐、两侧各配一“梅瓶”,明人多以尊、瓶称之,其在大型宴筵中设有瓶床(器座)。酒尊之外,还配有酒注、劝盘、壶瓶(玉壶春)、盖碗等。斟酒的酒注,通常是鸡心扁身的造型,配有浅盂形的注碗。酒注配注碗,源于五代,流行于宋,只不过明代注碗比宋式更浅一些。与酒注相配的,是劝盘、劝盏一副。瓷劝盏有的带双耳,是对金器的模仿。壶瓶带盖,亦可用来斟酒,通常需要较大的盖碗配合。以上酒器明显可分两大类,应是适应高度酒与低度酒的不同需求而设。









鸡心扁身金酒注、注碗

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





明 永乐

青釉刻花湖石芭蕉纹酒注
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

明 成化

《四季赏玩图》“春赏牡丹”局部 

周海圣藏






青花开光瑞果纹酒注


明 永乐(1403~1424年)

高29.4厘米 口径7.5厘米 底径9.9厘米

199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

南麓东侧出土

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



青花开光葡萄纹折沿花口劝盘


明 永乐(1403~1424年)

高2.3厘米 口径19.2厘米 底径12.4厘米

199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

南麓东侧出土

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


此壶颈、肩、腹部均以绿彩装饰纹样,颈上部绘一周莲瓣纹,中间饰以一周卷草纹,下绘一周交枝花卉纹,腹部青花鸡心形开光内绘绿彩五爪云龙纹,周围满饰绿彩“壬”字云纹。


青花折枝灵芝纹花口劝盏


明 永乐(1403~1424年)

高4厘米 口径9厘米 底径5厘米

199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

南麓东侧出土

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


此盏通体青花装饰,内口沿饰青线一条,碗心双圈内饰折枝灵芝。外壁饰折枝灵芝,外口沿饰折枝花卉。







玉壶春瓶与壶瓶


明曹昭《格古要论》载:“古人用汤瓶酒注,不用胡瓶及有嘴折盂,茶锺、台盘此皆外国所用者,中国始于元朝,汝定官窑俱无此器。”文中“胡瓶”即今人习称之“玉壶春瓶”;“有嘴折盂”即“匜”;“台盘”即元代流行的平底盘与酒杯的合称。元朝“胡瓶”既可单独储酒,更多是与台盘组成一套斟酒和饮酒器具。


事实上,胡瓶并非始于元朝,而是最早出现于金代。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白地黑花“榆次县孟家井烧来的胡壶”铭瓶,可知“胡瓶”在元朝又称“胡壶”。不过,从明定陵出土的自铭“壶瓶”的金制带盖壶瓶,可知明朝“胡瓶”一名已转化为谐音的“壶瓶”。而且明朝壶瓶作为斟酒器具,更多与较大的盖碗配合使用。








釉里红壶瓶

故宫博物院藏






明 永乐

青花花蝶纹壶瓶
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





青花缠枝莲纹壶瓶


明 永乐(1403~1424年)

高32.2厘米 口径8.1厘米 底径10.4厘米

199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

南麓东侧出土

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


壶瓶为明代流行的盛酒器具。该瓶经修复完整,通体构图采用分段式布局,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共分五层:颈部饰折枝梅和云肩纹,云肩纹内绘局部变形莲瓣一周;肩部一周四开光内饰折枝花卉纹,间隙填以灵芝云纹;壶身饰缠枝莲纹,下腹部饰变形莲瓣一周。







梅瓶、经瓶与酒尊(瓶)


“梅瓶”一词,最早见于宋代,多是当时文人对瓶中插梅审美意象的吟咏,与今人习称的“梅瓶”无关。宿白先生指出,今人所称的宋代“梅瓶”,宋人称“经瓶”,并称这种长腹瓶为“经瓶”的原因,重在用“经”道出其深细长腹的特点。故宋人又称其为“长瓶”。明人并无“梅瓶”称谓,所谓明代 “梅瓶”,实为明人流行的盛酒之具,明人多以酒尊、酒瓶名之。今人“梅瓶”之称谓,多援引清末许之衡《饮流斋说瓷》中“梅瓶……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,故名曰梅瓶也”的说法。不过,“梅瓶”插花在晚明已成风尚,而且,从文献来看,今人“梅瓶”之概念,至迟在清康熙年间已形成。


明代宫廷“梅瓶”,功用复杂。一是实用功能,即以盛贮酒水等为主的功能;二是礼仪功能,即在赏赐、丧葬、祭祀等礼仪场合中的功用;三是赏玩功能,即陈设于居室、庭院的插花清供。


明代宫廷“梅瓶”多出土于南京、北京两京地区,以及历朝分封于各地的亲王、郡王等皇室宗亲和一些高等级官员的墓葬中。这些“梅瓶”多来源于宫廷的赏赐。


明 永乐

甜白釉“内府”款瓶
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





青花桃竹纹带盖瓶


明 永乐(1403~1424年)

通高41.5厘米 口径6.5厘米 底径14.3厘米

北京海淀四季青公社香山大队

向阳村北侧出土

首都博物馆藏


此瓶为景德镇御窑产品,整器造型端庄,青花色泽沉稳,松竹梅装饰典雅。这类瓷瓶宋元时期称“经瓶”,为盛酒器,而明早期则多见于皇室宗亲与公卿贵族等高等级墓葬中,或有“清平(瓶)长久(酒)”之寓。此瓶出土地为明十三陵外围,可能属于明代王侯贵族墓葬的区域,从品质等级上看当属皇帝赏赐的御窑瓷器。







“废团兴散”与宫廷茶器


明代帝王、后妃的日常起居、饮食都离不开茶。明初朱元璋认为宋制龙凤团茶“重劳民力”,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“罢造龙团,惟采芽茶以进”,即著名的“废团兴散”供御茶改革。饮茶方式的变革,带来明宫廷乃至社会各阶层使用茶器的重大转变。


研究表明,鸡心扁壶(茶瓶)与高足碗(靶茶锺),是明代宫廷流行的茶器组合。靶茶锺配茶托、锺盖,与鸡心扁壶配套使用,成为明廷喜用的茶器式样。而赏赐藏传佛教僧侣或寺院的高足碗多与藏式僧帽壶(茶瓶)配套使用,多装饰梵文、藏文及莲托八宝等纹饰,是藏地僧侣喜用的日常饮茶、诵经供佛之佳器,最具藏传佛教特色。


除高足茶碗外,此时还流行斗笠茶盏、尖足茶盏(莲子茶锺)、撇口弧腹盏等盏式。各式茶盏虽有甜白、青花、斗彩、红釉、仿哥釉等品种,但从朱权著《茶谱》所云茶杯以“饶瓷为上,注茶则清白可爱”可知,此时茶盏以景德镇白瓷为尚。 



明人《十八学士图》“备茶”局部

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
明 成化

《四季赏玩图》

“观秋千”局部 周海圣藏



青花龙纹高足碗(带金盖、银托)

金方流鸡心扁身茶瓶

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





白釉方流杏圆扁壶


明 永乐(1403~1424年)

高20.9厘米 口径9.1厘米 底径10.2厘米

1983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

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


该方流杏圆扁壶,造型仿自金属器,永乐朝首见。明正统梁庄王墓出土有相同造型的金、银制方流鸡心扁壶。这类方流鸡心扁壶,是明代前期宫廷流行的茶瓶式样。嘉靖有青花制品,但造型与早期式样相去甚远。


釉里红云龙纹高足碗


明 永乐(1403~1424年)

高10.5厘米 口径15.5厘米 底径4.4厘米

2003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

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


碗内壁模印龙纹,外壁则以釉里红绘云龙纹,高足下端饰如意云头纹一周。








一件件酒器、茶具

风雅彰显,历史尽现

欢迎走进深博

透过大明宫瓷

一起探寻明朝生活的点滴


展览时间丨2021年12月17日-2022年4月10日

展览地点丨深圳博物馆(古代艺术馆)1、2、4专题展厅

定点讲解时间丨待恢复



可点击关注本微信公众号,回复【开放时间】【场馆地址】【预约】【讲解服务】获取相关信息



深圳博物馆

你与深博只差一个关注呦~



—展馆地址—


:深圳市福田区同心路6号


:深圳市福田区市民中心A区


: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184号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(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四楼、五楼)


:深圳市罗湖区南庆街13号


—开放时间—


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、古代艺术馆:

周二至周日10:00-18:00(17:30停止入场,周一闭馆)。国家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,提前至9:30开馆,节后第一天闭馆。


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:

周二至周日10:30-17:30(17:00停止入场,周一闭馆)。国家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,节后第一天闭馆。


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暂时闭馆


—官方新媒体平台—


订阅号

深圳博物馆

喜马拉雅

听见深博

微博

深圳博物馆



—官方网站—

https://www.shenzhenmuseum.com/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